本报讯 11月14日,北川大地受冷空气的影响,气温骤降,最冷气温达零下8摄氏度,让人感到有些冰冷。但是当笔者走进方山县麻地会乡后则沟村柴胡栽培基地时,却是别的一番现象。只见一台台药材采挖机正在嗡嗡作响,严重作业,数十名乡民正在繁忙地采收柴胡,机器的轰鸣声,农人的吆喝声、说笑声,交织成一曲愉快的田间欢乐曲。
正在拣柴胡的乡民李月连快乐地和笔者说:“这两天每天来山上捡柴胡,一天挣80元,现已干了十来天了,估量还精干两三天,能挣1000多块钱。本年在这山上上肥、摘山楂、锄地,现已挣了2000多块钱了。到了年末,卖了山楂、柴胡的钱每家每户还都分红。”
来自国新晋药的订单收买商告知笔者:“后则沟村现在刨出的柴胡,能够终究靠修剪,分隔层次卖,好的能够卖到每公斤90元以上,最次的也能够卖到每公斤60元。”
据后则沟村党支部书记冯海虎介绍:“这儿曾经杂草丛生,曾是一片搁置了好多年的荒地。2016年,吕梁市财政局扶贫工作队和后则沟村‘两委’,为壮大村团体经济和添加乡民收入,通过多方调查研讨,决议在这块撂荒地里栽植山楂树,套种中药材,协助全村人增收致富。”
在现场,后则沟村村委会主任刘巨贵给笔者算了这样一笔账:“后则沟村于2017年,在这720亩山楂林下套种的600亩柴胡,一向长势喜人,本年到了收获期,每天上山采收的农户到达了三四十人。柴胡销售后,乡民按股分红,全村315户904人悉数入股,村团体占了百分之三十的股,农人的土地占了百分之七十的股,600亩柴胡大约能收入30多万,户均增收近千元。下一年咱们方案延伸工业链条,上马初级加工柴胡生产线。一起,使用更多的空位,再栽培柴胡,添加农人收入。”
后则沟村栽培中药材让乡民们脸上泛动着美好的笑脸,这仅仅是方山县开展中药材的一个缩影。
近年来,方山县立足于根本县情和比较优势,整合资金1.3亿元,引入振东药业、国新晋药、盛晋隆药业等大型药企,采纳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形式,将中药材工业作为改变开展方法、优化工业系统,提振县域经济、促进农人增收的一项县域主导工业,大力推动中药材工业规模化、标准化、工业化开展,着力将中药材打造成为了全县脱贫增收的支柱工业。到现在,全县现已合力打造了万亩正品北柴胡种子繁育基地、万亩党参标准化育苗基地、优质中药材种子种苗基地,中药材栽培到达5.08万亩,估计两年后可带动贫困户2000余户,户均年收入2000余元以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