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进一步拓展中兽医药在养殖场健康管理和疫病防控中的应用,发挥中兽医药在提升动物健康水平、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、应对抗菌素耐药性治理等方面的非消极作用,助力绿色健康导向型的畜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,在经济产业变局创中兽医药未来,中国兽医协会拟举办第三届中兽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论坛。
党员,博士,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,二级教授,博士生导师,国家“万人计划”科学技术创新领军人才、科技部中青年科学技术创新领军人才、河南省高层次人才(B类)、河南省优秀专家、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、河南省高校科学技术创新人才、河南省优秀骨干教师。主要是做动物病毒学与分子免疫学方面研究,如畜禽疫病快速诊断与防控、新型动物疫苗和兽用佐剂的研发、冠状病毒跨种传播机制等。担任动物病原与生物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、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副主任、现代畜牧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等。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联合重点项目、面上项目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、河南省重大科学技术专项、河南省重大科学技术攻关等课题,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、国家发明专利20项,获得新兽药证书3件,制定国家标准5项,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。社会兼职有第三届全国动物疫病防控专家委员会委员,第六届、第七届中国兽药典委员会委员,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常务理事,河南省免疫学会动物免疫学分会副理事长,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兔业分会常务理事兼专家团团长。为我国畜牧业发展做出较大贡献。
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专业 ,硕士学历,毕业后任职于集团猪场,从基层做起,先后从事生产、管理及疫病防控等多个岗位。完成首批次国家级伪狂犬疫病净化场创建。主持完成多个蓝耳阳性场净化项目。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,对蓝耳、腹泻等重大疫病防控经验丰富。
浙江金大康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总经理助理,高级工程师(制药),高级兽医师,执业药师、执业兽医师,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博士后导师。金华市“321”专业方面技术人才。获得新兽药3个,获得发明专利16项,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,主持/参与10余项省级科研项目,获得9项科研成果,其中1项居国际领先水平
教授,博士研究生导师,江苏省“333人才工程”培养对象,江苏省“青蓝工程”优秀骨干教师培养对象,南京农业大学“钟山学术骨干”教授。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分会副理事长、中国兽医协会中兽医分会副会长、中国兽药典委员、农业农村部兽药评审委员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国家重点研发课题、公益性(农业)行业项目子课题等项目。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性论文100多篇,其中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60余篇;作为第一申报人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8项;以主要参加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、新兽药6项;主编、副主编著作4部,参编著作10部。
博士,研究员,项目负责人,主要是做新兽药研发申报,临床试验设计,深耕中兽药机理与研发,擅长多靶动物兽用中、化药制剂及饲料产品研制评价,主持国家 “十二五” 中药项目 2 项,获天津市科学进步一等奖和滨海新区质量奖。
天津市现代中兽药创新团队带头人;天津市化学药物制剂重点实验室主任;华北地区中兽医研究会第六届理事、天津市养猪业协会理事。瑞美之星、中兽药传承创新获得者,瑞普生物蓝耳防控中药首席研究员。
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动物医药学院副教授,主要讲授动物生理学、动物免疫学、猪病防治等课程。曾获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项目支持,南京农业大学国家重点动物传染病访问学者,主持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项,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,主持或参与河南省科技成果鉴定8项,发表科研论文30篇,出版著作3部。
教授,博士/硕士生导师,世界中兽医学会常务理事、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副理事长、中国兽医协会中兽医分会/兽医器械分会副理事长。农业农村部兽药评审专家,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委员。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兽医药在保障动物健康上的应用。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、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、大北农科技二等奖各1项,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科学技术创新奖一等奖1项,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,获得国家二类新兽药 2 个、三类新兽药1个。
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河南农业大学临床兽医学科学术带头人,畜禽普通病防控关键技术探讨研究科学技术创新团队首席,中兽医学本科专业负责人,河南省中原药谷特聘研究员,河南省中药产业科技服务团团长,河南省道地中药产业创新研究院院长,郑州市“地方突出贡献人才”。兼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理事、中南六省中西兽医防治研究会常务理事、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理事、《中兽医医药杂志》编委,《ACS Nano》、《Phytomedicine》等多个期刊审稿人。长期从事中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中兽医临床工作,在中药药理学研究及药效学评价方面独具特色。近年来共主持河南省重大专项子课题、河南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、河南省重点研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4项、主持企业横向课题4项;先后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5项,联合研发并成功获批国家三类新兽药证书2个,获国家发明专利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授权8项;以第1作者和通讯作者在《Food Chemistry》、《Phytomedicine》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;主编、参编专著和教材14部;主持河南省虚拟仿线项,获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;指导的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先后获国家“挑战杯”大赛铜奖、河南省“创青春”大赛特等奖、河南省“互联网+”大赛一等奖等11个省级以上赛事奖项,先后被授予河南省“创青春”及“互联网+”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;带领学科团队先后获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、河南省高校样板党支部,多次荣获“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”、“校优秀员”等荣誉称号。
二级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,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、新世纪优秀人才、龙江学者特聘教授,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。获中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、省模范教师等称号。主要是做畜禽饲料源性毒物毒性机制与药物防治研究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60余项,发表SCI论文186篇,累计影响因子达900,其中ESI高被引/热点论文38篇,期刊封面文章20篇,入选2023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。获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,授权专利17项,申报国际专利2项。带领临床兽医学教工党支部荣获“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”,入选全国高校“双带头人”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名单。
社会兼职:农业农村部兽药评审咨询专家库专家、中国兽医协会中兽医分会副会长、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药免疫专委会常务理事、中国免疫学会中医药免疫分会常务委员、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常务理事、华东区中兽医研究会理事长、浙江省免疫学会临床免疫专委会常务委员、山东省中兽药发展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。研究方向: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、中药作用机制研究、中兽药新药和皂苷佐剂研发。
主持项目:主持国家基金面上项目8项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、国家“重大新药创制”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1个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子课题1个、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、省基金重点项目2项、省杰青项目1项、面上项目3项、重大科研成果转让项目1项等56项。
科研成果:浙江省科技奖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1项;国家发明专利12件;团体标准3件。
教授,博士。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常务理事,中南六省区中西兽医结合学术研究会副理事长,农业部第四、五届兽药评审委员会委员,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药研发创新平台技术专家,中关村中兽医药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专家,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验收专家,中华(台北)宠物中医学会首席顾问,河南省食品安全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;山东省兽医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;河北省畜牧业协会中兽医药分会专家;广西饲料工业协会天然植物分会专家;《中兽医医药杂志》编委。